鮮雞湯買回來冷凍3小時,既又能改變肉質
2012/12/12 15:18:21 閱讀數(shù):2582 信息分類:
飲料代理網(wǎng) 編輯:會平
喝雞湯是大多數(shù)進補的方法,雞湯營養(yǎng)的關鍵在于做法及火候的掌握,如何做出味美營養(yǎng)的雞湯呢?不妨把這篇文章讀完吧,相信在你以后燉雞湯時會大有幫助。
1.宰活雞吃凍雞
買活雞自然不用說了,主要是為了肉味的鮮美。
鮮雞買回來之后,應該先在冰箱里冷凍3個小時左右,然后再拿出來解凍煮湯。為什么要有這道工序呢?其實這跟排酸原時是相同的。動物驟然被殺時,體內會自然釋放出很多種毒素;并且新宰殺后的雞體溫比較適宜細菌繁殖,冷凍之后既可殺菌,又能讓雞肉從“僵直期”自然過渡到“成熟期”,這樣的雞肉肉質才是的,做出來的湯味道才會更鮮美。
2.必需的步驟:飛水
營養(yǎng)學研究表明,任何肉類在燉湯之前,都應該將主料在開水里面煮一下,這樣不僅可以去掉生腥味,也是一次徹底清潔肉類的過程,可以使燉出的湯清涼而不渾濁,鮮香而無異味,這個過程叫做飛水。
飛水也是有技巧的,如果是冷水煮肉,從冷水到煮沸,肉的營養(yǎng)就會嚴重流失。適宜在溫水時下鍋,然后煮七到八分鐘,在煮的過程中,適時地翻動肉塊。當然,開水下鍋也可以,煮三到五分鐘即可。
3.燉湯開始,水生火熱
飛水完畢后,要立刻用冷水沖涼肉塊,再放人鍋燉湯。
因為燉湯適宜冷水下鍋,隨著水溫的慢慢升高,原料會充分釋放出營養(yǎng),與水同溫的原料更能煮出好味道。
4.控制火候燉湯的關鍵
燉湯主要是為了飲其湯,其次再食其肉,所以我們不提倡用高壓鍋燉湯,因為營養(yǎng)物質需小火長時間慢慢加熱才能出來,而用高壓鍋熬制的時間短,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。因此熬制雞湯應該用砂鍋,先大火10分鐘燒開后再轉小火,燒開的程度應該掌握在似開非開的狀態(tài),因為砂鍋的保溫功能強,如果完全沸騰后再調小火,它的后續(xù)沸騰就會對湯品的“鮮”造成損失。
在熬湯的過程中,盡量不要揭蓋,揭蓋容易“跑氣”,這樣湯就沒了原汁原味。
5.放調味品的學問
熬雞湯的時候,放調味品的順序是有講究的,不然做出來的雞湯就會遜色很多。
有人喜雞在煮雞湯時就把所有的調料全都放進去,其實這樣做是不科學的,因為在做雞湯時,如果過早地放入鹽,就會使雞肉中的蛋白質凝固,湯的營養(yǎng)程度和鮮美程度就會大打折扣,容易出現(xiàn)湯味淡、肉不爛的結果。
什么時候放調味品呢?鹽和其他調味品應該在湯快要燉好的時候再放進去,另外放鹽后不要攪拌,因為這樣做會使湯里留下一股生鹽味。放鹽后,再用大火煮10分鐘,中途不要打開鍋蓋,這樣煮出來的雞湯味道才會更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