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隨著人們的需求的不斷提升,各種食品的種類也是紛紛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中,竹炭食品作為近兩年來的全新產品,因其在市場上打出“吸附體內有害物質,凈化血液毒素”“幫助消化、清潔腸道、養(yǎng)顏”等諸多效用,而受到人們的青睞,但是據專家表示,按照目前的國家標準,竹炭既不能作為食品原料,也不能作為食品添加劑,是不可以用于食物加工中的。
竹炭就是用竹子燒出來的炭。竹炭可以吸附人體內有害物質,凈化血液中的毒素,還有助人體消化排泄,清潔腸道,養(yǎng)顏;谶@種理念,近年來一大批“竹炭食品”走向市場,比如竹炭花生、竹炭面包、竹炭蛋糕等等。
竹炭的吸附能力不如活性炭
竹炭和木炭,都是炭的一種同素異形體--無定形炭。它們有很多微孔,從而大大增加了表面積。竹炭的比表面積一般在每克150-500平方米的范圍,有良好的吸附性能,在凈水、凈化空氣、除臭等方面大有用武之地。雖然竹炭每克150-500平方米的比表面積不小,但跟活性炭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;钚蕴渴翘拷涍^進一步“活化”處理的產物,經過活化,比表面積可以增加到每克1000-2000平方米甚至更高。
因為活性炭卓越的吸附性能,它也在醫(yī)療上被用于搶救口服途徑的急性中毒。其作用機理是活性炭進入消化道,吸附了有毒物質,從而減少了人體的吸收。一般而言,是一次性使用幾十克,也有多次使用的。不過,這種用法到底有多大作用,臨床驗證也不算非常充分。
竹炭僅是一個營銷忽悠概念
既然活性炭在消化道內能夠吸附毒藥,那么作為“原生態(tài)的活性炭”,竹炭是不是像廠家宣傳的那樣,能夠“吸附體內有害物質”“凈化血液毒素”“清腸”呢?
首先,“”本身就是一個營銷忽悠概念。人體有自己的代謝系統(tǒng),產生的有害代謝產物通過正常的代謝系統(tǒng)排出。其次,不管是活性炭還是竹炭,都不能被人體吸收,到不了血液,更到不了全身組織。而“人體內的有害物質”,就算有,也是在細胞代謝中產生。它們在體內的活動軌跡是從細胞進入血液,再到達腎臟,要么經腎過濾從尿中排出,要么隨著血液回流,也就是說,它們沒有什么機會再回到消化道中,而活性炭必須要與被吸附物直接接觸才能起作用。所以,對于“體內的有害物質”或者“血液毒素”--即使真的像商人們宣傳的那樣存在--活性炭也只能在消化道中穿腸而過,“毒素”還是留在體內。
那么,食物中本來的有害物質,竹炭是不是能夠呢?理論上是可以,但想想服毒搶救中一用就是幾十克,吸附效果還有限,加入食物中的那點竹炭或者活性炭又能有多大機會與可能存在的“有害物質”充分接觸,實在是希望渺茫。
“竹炭食品”實際屬違規(guī)食品
一種成分進入食物中,有三種情況。一是作為食品原料,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(yǎng)成分。竹炭顯然不符合。二是作為食品添加劑,改善食品的感官、口味或者穩(wěn)定性的性能。食品添加劑必須經過監(jiān)管部門審批,列進了國家標準里的才可以使用。竹炭不在中國的食品添加劑名單中。三是作為食品加工助劑,在加工過程中使用,但在成品中需要盡量去除。對于實在不能完全去除的,應該實現殘留量盡可能低,而且在終產品中不能具有任何功能。
據調查了解,目前市場上對竹炭并沒有被批準作為助劑使用,也就沒有“食品級”的質量標準。而且,它的加入不是為了幫助任何加工,也沒有去除,還在終產品中宣稱具有各種功能。這顯然是不符合標準的,所以,“竹炭食品”其實是使用了國家不允許的材料加工的違規(guī)食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