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科院副院長吳孔明為轉基因食品“正名”稱不影響子孫后代“轉基因食品不應讓人做實驗”
圍繞轉基因食品的問題在我國一直存在很多爭論,且論辯雙方難以取得一致。昨天下午,受農業(yè)部農業(yè)轉基因生物管理辦公室委托,工程院院士、農科院副院長吳孔明在武漢舉行的一個轉基因研修班上,澄清關于轉基因危害的一些傳言。吳孔明表示,食用轉基因食品不會改變人的遺傳物質,不會影響生育能力,也不會影響子孫后代。
1轉基因食品為何不做人體實驗?
動物實驗可推算問題
有反轉人士提出,轉基因糧食應進行人體實驗,拿轉基因糧食讓人吃做一組實驗,這期間不能吃任何自然食物,以免自然食物緩沖了作用,盡可能排除了眾多干擾。
針對“反轉”人士提出多的“轉基因食品性評價為何不做人體實驗”的疑問。吳孔明說,現有毒理學數據和生物信息學數據足以證明(轉基因食品)是否存在性問題,科學家用動物學的實驗來推測人體的實驗結果,以大鼠代替人體實驗,是科學界通行做法。
吳孔明分析,根據長期食用的性評價,在轉基因食品的性評價實驗過程中,借鑒現行的化學品、食品、食品添加劑、農藥、醫(yī)藥等性評價理念,采取大大超過常規(guī)食用劑量的超常量實驗,應用一系列世界公認的實驗模型、模擬實驗、動物實驗方法,完全可以代替人體實驗并進行推算長期食用對人是否存在性問題。
“根據世界公認的倫理原則,科學家不應該也不可能讓人連續(xù)吃某種食品吃上十年二十年來做實驗,甚至延續(xù)到他的后代!眳强酌髡f,用人體實驗解決不了轉基因食品的性問題,因為人類的真實生活豐富多彩,食物多種多樣,用人吃轉基因食品來評價其性,不可能像動物實驗那樣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,很難排除其他食物成分的干擾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