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止7月16日,開創(chuàng)公司大型拖網船隊總產量達到20700噸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8%,完成了計劃產量的90%,達到了近幾年來竹莢魚生產的水平,為完成全年的生產任務打下了扎實的基礎。
截止7月16日,開創(chuàng)公司大型拖網船隊總產量達到20700噸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8%,完成了計劃產量的90%,達到了近幾年來竹莢魚生產的水平,為完成全年的生產任務打下了扎實的基礎。
為打好今年的生產戰(zhàn)役,開創(chuàng)公司大型拖網加工船隊的整個團隊上足了發(fā)條,鉚足了勁。
3月5日開裕輪、開富號輪先后到達南美漁場,在共產黨員、上海市“五一勞動獎章”獲得者海上指揮兼船長吳勇指揮下,兩條船迅速開始探捕生產。今年的智利外海漁場存在著海況比較差,風浪大,魚發(fā)范圍小特點,加上漁撈屬具、網具的老化,生產船只少,中心漁場難以掌握等情況,初期產量一度比較低。面對漁場新的變化,吳勇和開富號船長王銀根等其他骨干船員全身心的撲在工作上,經常連續(xù)10多個小時吃睡在駕駛臺,根據(jù)海上潮流、水溫、魚群映像一起分析漁場,集思廣益。并且密切關注同一漁場的荷蘭、俄羅斯等船只生產信息,很快形成新的生產方案。通過定位航測,瞄準捕撈、增加網次等有效手段,生產很快有了起色,產量得到迅速提升。
在生產中,他們不愿意錯過任何一次捕撈機會,5月14日,開裕輪卸貨進行到一半,海況突然變差,船長果斷決定,停止卸貨,解纜離幫,奔赴漁場。風前風后是形成漁發(fā)時間,他們搶到風后的網,并連續(xù)投放四個網次,當日捕撈產量高達360多噸,而且都是高等級的魚獲。等天氣一轉晴就接著卸貨,體現(xiàn)了高度的敬業(yè)的精神。
進入6月中旬后,智利外海西經80度左右海水溫度明顯升高,傳統(tǒng)漁場無魚群集聚,生產出現(xiàn)了暫時的低潮。節(jié)骨眼上,大拖船隊總船長,上海市勞模宋連新給出有效的生產指導。經過凱撒系統(tǒng)和水位測高分析,他捕捉到智利外海的西經85度海域存在一片高低水位落差大,水溫低區(qū)域。根據(jù)經驗他判斷該海域極易產生新的漁場。立即和海上船只取得聯(lián)系,指揮船只放棄傳統(tǒng)漁場,進行大范圍轉移。果不其然,當天兩船就取得470多噸的產量,經過10多天生產,兩船共捕撈了近4000噸竹莢魚,為完成今年生產任務打下了扎實的基礎。
捕撈產量的提升,給船舶的生產加工車間帶來了極大的壓力。今年大拖船只每船人員減少10多人,并且有許多新船員。在政委張建新和丁寅田的帶領之下,全體船員以一當十,不畏困難、不畏艱苦,累了就在流水線邊上打個盹、餓了顧不得手上的魚腥味,隨意抓上廚師送過來的饅頭啃一下。在生產高潮時,由于車間加工人員不足、無法正常開啟兩條流水線。關鍵時刻黨員帶頭,骨干帶頭。在做好本職同時,放棄休息,主動頂崗加班,全力支持車間加工生產。黨員大副陸建強在協(xié)助船長抓好生產同時,連續(xù)幾天顧不上休息,一下班就直奔車間勞動。黨員輪機長夏福根對車間流水線進行新的調整,努力增加平板凍結量,協(xié)調駕駛員、電機員抽出時間支援車間。船上的管事、冷凍員、醫(yī)生等職務船員都不計個人得失,放棄休息時間,連續(xù)的加班加點,毫無怨言支援車間生產加工。加工產量迅速得到提升,在人員緊缺情況下,每船日加工產量達到了230多噸……在他們身上無不體現(xiàn)出開創(chuàng)人團結拼搏的精神。
百尺竿頭更進一步。當前,大型拖網船隊又面臨著新一輪的生產高潮,大拖團隊表示將繼續(xù)同心協(xié)力,沖刺更高生產目標,為完成和超額完成今年的生產任務再立新功。